吉林大学“白求恩志愿者协会”

赞吉大白求恩志愿服务队

仁心济世爱满怀,白衣天使绽花开。

频传地震伸援手,再报疫情驱病灾。

走乡入户防疾患,御寒送暖上瑶台。

千般砥砺华光出,万种风姿接踵来。

吉林大学白求恩志愿者协会成立于1993年,是全国高校率先成立的青年志愿者组织。二十多年来,协会形成了以传承弘扬白求恩精神为指导思想,以医学部各医院为主要阵地,以服务社会、实践育人为核心工作任务的服务宗旨,目前志愿者人数达5000人,服务基地500处,累计开展志愿服务40万小时。2014年9月23日,李克强总理回信勉励协会成员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潜心研学、砥砺品行,在为国家发展、人民福祉奉献中成长进步。
        一是开展多种形式医疗志愿活动,全面推进白求恩精神传承工作。吉林大学白求恩志愿者协会以“救死扶伤、服务社会”为己任,在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我省2010年特大洪水以及省内交通安全事故等应急事件中,都第一时间派出白求恩志愿医疗队。志愿者们面对灾难挺身而出,与灾区同胞一同面对、共度难关。协会志愿者、校中日联谊医院骨科主任朱庆三教授在2008年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个人。白求恩志愿者协会青年讲师团由上千名青年医生组成,常年由专业教师带队,到城市社区和医疗水平落后的乡村开展医疗专业知识社会调查、重大疫情防治、慢性病预防知识普及、医疗药品资助等活动。同时结合专业特点,以“国际护士节宣誓”、“白求恩逝世纪念日主题活动”、“医德医风知识教育大赛”等活动为载体,不断强化培养医学部学生的白求恩志愿精神。
        二是完善医疗志愿服务制度,发挥白求恩志愿精神在思想引领中的育人功效。吉林大学医学部自2010年开始将在职工作人员参与工作日外的志愿服务工作时数及效果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部分,各医学院按照《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成绩评比标准,为参与白求恩志愿者活动的同学评定课程实践部分成绩,形成医学部全体学生人人参与志愿活动的良好育人氛围,从制度上保证了志愿服务活动与医院的服务社会工作、医学院的教书育人及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协会抓住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给我校医学生提供的专业实习机遇,将白求恩精神体系育人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在我国革命老区,省内外地震、洪灾的重灾区,白求恩同志曾经奋斗和生活的地方建立社会实践基地200余处,派出志愿者3000余人次,开展支医、支农、支教系列帮扶活动,形成了多个弘扬白求恩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辐射源。
        三是创新医疗志愿服务形式,突出服务社会的针对性。在做好传统医疗志愿服务的同时,根据时代发展、社会需求拓展志愿服务活动。重点打造了集导诊、分诊、陪检、康复看护为一体的“蓝、红马甲志愿服务队”,有效缓解了医患矛盾。白求恩宁养志愿服务队从2008年开始至今派出志愿者12000余次,帮扶患者2253人。在志愿服务工作中涌现出许多感人事例,“全国宁养义工标兵”李培轩坚持为贫困癌症晚期患者进行陪护和心理辅导,吉林省志愿服务标兵张淑艳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过我校志愿者的帮助,立志要将爱传递给所有需要的人,倡议身边同学共同帮扶孤残儿童,并在听闻李培轩的事迹之后,主动联系加入白求恩宁养义工团队,在李培轩毕业后带领着宁养义工团队一直帮扶癌症晚期患者。协会志愿者还坚持利用新媒体进行医疗帮扶,利用网络平台针对医疗水平落后的地区开展“乡村医疗救护指导”、“网络会诊”、“电视医疗常识讲座”等活动,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将白求恩专业医疗带到更多需要的地方。

融千般爱

诚如蜡炬照尘寰
做五种人

德化医风除疾患
1 2 3 4
留言

登录注册用户名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