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霜菊:百姓喜爱的好法官

卜算子•题姜霜菊

阅卷夜无眠,鬓白谁知病。重任肩挑法理遵,何惜区区命。

两袖染风清,一日为官正。不教人间有怨言,皓月明如镜。

姜霜菊,赣榆县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从事审判工作30年来,她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坚持能动司法,忠实履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近10年来,她共审理各类案件5000多件,平均每年办理案件近600件,案件撤诉率达81%,上诉率仅为0.85%,所办案件无一错案,无一当事人上访,无一当事人申诉。她扎根基层,胸怀对老百姓的大爱,用耐心、诚心去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用爱心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温暖,以调解的方式有效化解了大量的民事纠纷,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她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创造性地开展司法调解工作,探索并总结出“姜霜菊调解工作法”,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司法为民”的宗旨。2012年3月,赣榆县法院设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姜霜菊调解工作室”,群众亲切地称她为“法官姜大姐”。她两袖清风,秉公执法,维护了司法公正、树立了司法公信。
        姜霜菊多次立功受奖,先后获得江苏省“首届十佳女法官”、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优秀法官”等荣誉称号,并当选江苏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2013年12月姜霜菊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并受到李克强总理亲切接待。其先进事迹曾在《人民法院报》等多家媒体刊发,曾被改编成《好法官姜霜菊》、《法官姜霜菊》专题片分别在江苏卫视和江苏影视频道播出。
扎根基层,司法为民,以真情换和谐
        “老百姓带着很大的希望来找法官,要的就是一个理。如果我们法官对他们不尊重,他们会非常难过。只要我们真心对待他们,讲理释法,就能做到胜负皆服。”姜霜菊同志长期扎根基层,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和谐执法的理念融入到司法审判工作中去,把当事人当成自己的亲人。
        从1984年至今,姜霜菊一直在民事审判一线工作,在姜霜菊看来,“法院就像是基层社会矛盾的回收站,老百姓来找你要个说法,解决好了,群众的满意多了,社会矛盾就少了,社会也就稳定了。每个百姓的心里都有一杆秤。只要你站得正、断得公,付出真情,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
        离婚、抚养、继承等婚姻家庭类案件发生纠纷前,当事人之间都有一个情字,夫妻情,子女情,父母子女亲,兄弟姐妹情等亲情。在审理案件期间,姜霜菊总是抓住这个“情”字做调解工作,基本都能调解结案。28年来,她始终坚持一个工作原则,那就是能调解的案件,一定调解解决,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在一起离婚案件中,原告王某在外地已多年不回家,双方感情早已破裂。王某为逃避财产分割,已将大部分财产转移,且无法查证;而被告许某下岗失业在家,现在居住的房子登记在婆婆名下,既要供养照顾女儿上高中,还要挤出时间外出打短工挣点钱贴补家用,日子过得甚为艰难拮据。一旦离婚,许某更是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对于原告王某起诉离婚,许某是羞恨交加。
        庭审时,原告代理律师刚读完起诉书,情绪激动的女方就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了一把尖刀,冲到男方面前就砍。见到此景,女方代理人被惊得愣在了原地。而姜霜菊却快步从法官席上冲到两人之间,一把握住了女方握刀的手。“别干傻事,这样解决不了问题!你相信我,一定给你个说法。”姜霜菊苦口婆心地劝说,让女方松开了紧握的尖刀。
        看到许某把刀子放下,姜霜菊悄悄松了一口气,但是看到许某满脸的泪水与恍惚,又让她放心不下。已经是中午下班时间了,她将许某留在法院,自己掏钱买了午饭和她一起吃,边吃饭边做她的调解工作,一直到下午上班时间,许某终于表示不会再有过激行为,耐心等待调解结果。后来她又多次登门调解,做原告和原告母亲的工作,让被告及女儿在家居住。终于达成调解协议,原被告协议离婚,原告向被告支付10万元人民币,被告在原告母亲的房子里居住3年。结案后,许某到法院领取兑现款时,满眼含泪紧紧攥着姜霜菊的手不肯撒开。
心系群众,坚守正义,以诚心解纷争
        姜霜菊常说:法官审理案件,就像医生看病一样,要查清病根,对症下药,否则,一个简单的案件可能变得复杂,还会引发更大的矛盾;只有查清案件事实,摸准双方当事人的动态,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多年来,面对各类矛盾激化案件,姜霜菊迎难而上,毫不退缩,用无限的真诚和极大的耐心化解矛盾。
        结合工作实际,她总结出“姜霜菊调解工作法”,即“类比分析法”、“亲情感化法”、“降温处理法”、“善用民俗法”、“现场办案法”、“换位思考法”、“权衡利弊法”等7种行之有效的案件调解方法。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办案秘笈”,不仅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更赢得了当事人的理解和信任。
        一位女教师与丈夫李某是师范学院里相爱的,毕业后,她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背井离乡,义无反顾地追随男友来到赣榆县。但李某脾气暴躁,婚后稍有不如意,不是破口大骂,就是拳脚相向,最后提出离婚。女教师伤心欲绝,心生死念。姜霜菊了解情况后,立以两人的感情基础为突破口,让李某重读恋爱期间给妻子的情书,直到李某态度缓和。姜霜菊用比喻法对他们说:“两个人建立一个家庭,就相当于两只小鸟做了一个窝,又生了小鸟。现在你们要拆散这个窝,拆了以后还要分这个窝的小棒棒,小鸟就会掉下来摔死了,你们还不如一只小鸟。”法庭上,夫妻俩和好如初。这位女教师激动地对姜霜菊说:“我的娘家不在本地,姜法官真好比我的娘家人!”
        2010年6月,204国道赣榆段施工,由于事先征地的原因,施工单位在施工时没有铺设排水设施,遇到连续大雨道路排水不畅,导致山东农民霍允块投建的茶园被淹,不巧的是冬天遇到了严寒,茶树死了一大片,为了挽回损失,霍允块以茶树被水淹死为由,将建设方和主管道路建设的交通部门告上了法庭。案件的难度是茶树是淹死的还是冻死的,到底损失多少,还有主体问题,到底被告是谁?如果强制判决效果肯定不好。姜霜菊马上到现场了解实际情况,随后找到各方做工作,最后以赔偿10万元结案。
倾心调解,和风细雨,以爱心赢信赖
        “法是一种大爱,爱这世上每一位需要保护的人,法官就是这大爱的执者。”
        姜霜菊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把满腔热忱都奉献给群众,想方设法用心、用情化解矛盾纠纷,努力做一名老百姓心目中可亲可信的好法官。
        在办案过程中,姜霜菊以真心、真意、真诚善待每一位当事人;以情动人,以诚感人,以理服人。每次她把手机号码告诉当事人,有事可以随时打电话。她的手机,有时吃着饭响了,有时半夜三更刚睡下去又响了。她的真诚也感动了当事人,他们信任她,许多棘手的案子,到她这儿就变得不棘手了,许多被认为不讲理的人,到她这儿就变得善解人意了。老百姓说她就像寒冬里的姜汤,喝一口会立即觉得整个人从内到外都被加温,变得暖呼呼。
        在老百姓眼里,法官的面孔往往是严厉的,甚至是无情的,但姜霜菊却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好法官”、“法官姜大姐”、“法官阿姨”,有什么纠纷争着或点名让她调解。
        有一个跑出租的80后年轻人,开车时撞伤了一个老大爷。巧的是,年轻人的汽车保险刚好超了一天,还没来得及续缴。因为对交通责任认定书不服,开庭时,这个年轻人专门坐到了离姜霜菊最远的席位上。调解时,年轻人带着情绪质问起来。“老大爷是农村户口,凭什么按城市标准赔偿?而且我车被扣押了,没钱赔!……”
        面对年轻人的当庭“咆哮”,姜霜菊没有板起脸斥责,而是微笑着耐心解释:“老人一直都在县城的儿子家住,你撞他的时候也在县城,以后养伤还在县城,你说能不按城市户口来赔偿吗?这是法律规定。还有,车辆被扣押,你先交押金把车赎出来,就可以继续挣钱。现在,你消极对待,车子越来越贬值,损失不还是你的?……”
        姜霜菊真心诚意的解释,消融了年轻人心上的坚冰。在倾听的过程中,年轻人一点点从被告席最远的座位挪到了离姜霜菊最近的位子。“现在我不叫你法官,我叫你阿姨,你说怎么办,我就怎么办!”心服口服的年轻人听从了姜霜菊的调解建议,准备卖车还钱。
        可找车子时又遇到了麻烦。因为车被扣了好几年了,不知道现在车在哪儿。姜霜菊就主动帮年轻人去找。找了一大圈熟人,终于找到了车。“不少人问我说,你这么上心,这是你家亲戚啊?我就笑笑说,他喊我阿姨。”姜霜菊说,“就冲着年轻人对自己的信任,我也要真心为他负责。”
清正廉洁,敬业奉献,以忠诚铸法魂
        姜霜菊常说:“选择了法官职业,就是选择了忠诚,选择了责任,就要有超过普通民众的道德和良知。”28年来,姜霜菊一直把“清清白白做人,公公正正办案”作为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准则,自警、自策、自励。
        民事审判处于社会矛盾的风口浪尖,当事人托人找关系说情、打招呼等情况屡有发生。姜霜菊接触的当事人有上万人,无论是当事人请客送礼,还是亲朋好友说情打招呼,她始终坚守法律的底线,维护了司法公正,树立了司法公信,28年无一投诉。那些找她说情的人,最终都被她同化了,反过来成了她的义务调解员。
        30年,一万多个日日夜夜,在齿轮与麦穗辉映的天平下,姜霜菊就是这样用热情与真诚书写着属于她自己的人生档案。姜霜菊是连云港法院优秀法官的模范代表,是践行“三个至上”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先进典型,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集中展现了人民法官服务大局、执法为民的精神风貌。

留言板

登录注册用户名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

长怀火热

婆心苦口平是非
善解纷争

细雨和风融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