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彩芹这个名字在国家级重点森林火险区的沾河林业局,可以说无人不知,家喻户晓。她是沾河林区幸福瞭望塔的塔长,幸福瞭望塔位于沾河林区施业区的中心位置,坐落在海拔584米的猪山最高峰上。对讲机通讯辐射面广、效果好。召开防火对讲机会议、大量的防火信息传递等绝大多数由幸福塔负责中转,特别是在发生火情、火警时工作量大,责任重。
  1988年夏天,通过考试朱彩琴和新婚不久的丈夫王学堂一起入选通讯瞭望队,组成了沾河林区第一个夫妻塔,从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与大树为邻,与大山相伴。吃粮、吃菜、日用杂货要到9公里外的幸福林场去买,山路崎岖买一趟东西来回得三、四个小时。每个防期的进驻,朱彩芹和爱人都要储存够几个月吃的粮食、土豆、干菜和咸菜。吃水要到3公里外的山下小河里背,崎岖陡峭的山路,空手走都得歇几次,何况背着重重的一桶水,来回就要3、4个小时。每天背回的20斤水,吃一天都不太够。为了省水,他们连粥和面条都不敢吃。早春晚秋时,河封冻了,他们就只能吃雪水,一吃就是一个多月。为了省水,朱彩琴尽量少煮米粥、少洗衣物。多买一些元葱,大头菜、土豆、鸡蛋之类耐储存的蔬菜吃。瞭望塔建在山顶海拔较高、气温低,每天工作在塔上比之地面寒冷许多。初春、深秋季节朱彩琴只好采取这样一些防寒措施,不管好看与否头戴两层棉帽,身穿棉衣外套一件皮大衣,足蹬棉胶鞋内套毡袜的“全副武装”。在这种艰苦条件下每天还要在塔楼外观察瞭望上百次。遇到风大的时候,出去观察一次,塔楼内更是冷飕飕的。不仅如此,他们还肩负着通讯中转、记录抄收、上传下达的任务。一旦发生山火三、五天甚至半个月昼夜开机不能下塔,晚上临时住在冷板铺上对付,天长日久就作下了腰痛腿疼的病。
  每年春防后期,山中蚊虫开始泛滥,尤其是“草爬子”更为猖獗。可不能小看这种小虫子,如果被叮咬后不及时处理,就会患上森林脑炎,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每次背水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脱衣服抓,她最多一次抓了200多个,身上还叮着6、7个,她用手挤,用酒擦,最后还是肿起个大包,火烧火燎地痛,一年以后才好,但也留下了后遗症,一到下雨阴天的就又疼又痒的。
  工作在深山了,就避免不了遇到野兽。20多年来,朱彩芹经历的危险事已经数不胜数了。一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朱彩芹背水回来,忽然感到身后有东西跟着自己,回头一看,只见三匹狼正一字排开,虎视眈眈地看着她。慌乱中,朱彩芹捡起一段树枝,与狼对视起来,一边挥舞着,一边往后退,等回到家时,冷汗已经浸透了衣服。2002年秋天,她在赶回瞭望塔的途中,惊出了一只黑熊。黑熊对她穷追不舍,她就一棵树、一棵树地躲藏,等到终于甩掉了黑熊,她差点瘫软在地。
  1996年春防的5月,外界火烧入南沾河施业区,火场布兵数千人,指挥部的命令,火场信息的上传下达源源不断,幸福瞭望塔承担了90%以上的通讯任务,最初的三天三夜,朱彩琴和丈夫坚守塔上,昼夜值班,为扑火提供可靠的通讯保障,从未离开过8平米塔台,很少放下左手紧握的话筒和右手的笔,记录两大本,成功转接信息千余条无差错,受到了三级指挥部领导的表扬。
  2000年天气干旱,是沾河第一个出现夏季森林防火期的年份。春、夏、秋三季防火期,面对严峻的防火形势,她和丈夫忠于职守,密切观察瞭望,用多年积累的经验,用事业心的投入,在关键时刻及时发现报告火情4起,为有火的早出动、早扑灭提供了条件,多次受到局防指的通报表扬。
2004年春防开始后,她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先是头上起包,脸上起疙瘩,后来全身浮肿疼痛,头发脱落。她先后跑了数家医院,最后在哈尔滨医大二院被确诊为红斑狼疮。红斑狼疮,在医学上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朱彩芹不敢相信,这种以前从未听说的怪病,竟然会找上自己。在病痛的折磨中朱彩琴依然忘不下的是防火工作。10月15日,乌斯孟施业区发生草塘火。当时月黑风高的晚20时,东南风达8级,对讲机已经按时关机,无法中转信息。她听到了前指的火情警报响起。没等前指的命令,听到警报朱彩琴不顾自己身患重病的身体立即骑车摸黑赶往瞭望塔送信,同丈夫轮流值班,连续坚持6个昼夜,保障指挥部和火场信息的畅通,受到领导的好评。   
2009年4月27日,伊南河草甸雷击火肆虐沾河。虽然当时朱彩芹身体还在恢复期,但是火情就是命令。她深知所肩负的责任,为了不耽误指挥部的通讯指挥和火场调度,朱彩芹坚持住在塔上。那场震惊中外的大火,国家林业局、省委省政府、总局、管局、林业局的主要领导,坐镇幸福前指指挥部指挥扑火。火场步兵数千人,指挥部的一道道扑火命令,一份份火情报告,都是通过朱彩芹所在的瞭望塔,迅速传达到扑火一线的。扑火战斗持续了15天,朱彩芹也15天没有下过瞭望台,她接转记录信息上万条无差错,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表扬。 朱彩琴养成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一本《瞭望员手册》她反复阅读不下几十遍,硬是把书页翻破,重点章节熟记在心,就是连《森林防火知识手册》她也熟读几遍。长期的瞭望观察,使她总结出一套计算烟点位置的特殊方法,能够准确报告出烟点的坐标位置。透过望远镜,她辛勤地守望森林;通过对讲机,她明快的声音响彻了这座青山。日复一日,四周的山林每天都要观察上百次。视野内的山山水水了如指掌,瞭望区的道路、场点能入脑入心,责任区的烟点从未逃脱过自己的眼睛。      都说世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但朱彩芹每每想到孩子,都觉得愧疚。1992年,朱彩芹的儿子王留洋出生了。为了不影响工作,产假过后,她就带着儿子一起进山了。每天上塔工作,她把孩子放在塔下的休息房内,经常一忙起来,就把孩子忘在脑后了。好几次,她下塔时,发现窗户开着,孩子已经爬到外面去了。
  孩子3岁的时候,有一次,爱人见孩子睡着,就去背水了。朱彩芹在塔上正在通讯,忽然听到孩子的哭声。她跑到外面一看,一共11节的塔梯,儿子光着屁股已经爬到了第10节,已有20多米高了,把朱彩芹吓了够呛。 山中除了他们一家,再无人烟。没有玩伴,孩子每天就只能跟蚂蚁玩,跟养的小狗玩,跟山里的野兔玩。孩子4岁时,有一次追着一只野兔,越跑越远,最后就迷路了。她和丈夫一起去找很久,才把孩子找到当时急得她都哭了,后来,听到了孩子的哭声,找到了孩子,她的心才落了地。 朱彩芹是瞭望员,也是母亲,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在山里过着连小伙伴都没有的日子,她内心非常矛盾。孩子要接受教育,自己却没有时间照顾,最后,她只能咬牙把孩子送到了父母家。 刚把孩子送走的那段时间,工作忙起来还好,但到了夜深人静时,朱彩芹满脑子想的都是孩子。一次,已经两个多月没见到孩子的朱彩芹,想利用晚上回林场取给养的机会看看孩子。可刚到家,东西还没准备好,就听见前指响起火情警报,她转身就往瞭望塔赶。那天刮着8级的大风,山路陡峭,天地漆黑一片,朱彩芹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山上跑,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塔房,顾不上擦一把汗,迅速开机,保证了前指扑火命令的下达。工作﹑家庭孰轻孰重,她毫不犹豫选择的就是工作,这是她一直以来的唯一选择。
  朱彩芹从事森防工作20多年。凭着超强的责任感、事业心,在工作中做出了桩桩件件不平凡的业绩,把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她所热爱的森防瞭望事业。连续多年被评为局“三八红旗手”和劳模标兵。多次被评为管局森林防火标兵。多次被森工总局森防指、省团委等部门评为“全省森工优秀青年卫士”和“全省森工杰出青年卫士”、2006年被评为全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2012年荣获了黑龙江省“五一巾帼”奖章。
留言板

登录注册用户名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