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最美家庭李永忠家庭

为报当年乳汁醇,贫犹赡养胜娘亲。

求医祛疾心尤切,问暖嘘寒意更真。

琐细虽无奇事迹,平凡最见好精神。

廿年不变情恒在,有爱堂前笑语频。

简介:广西柳州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李永忠一家并不富裕,摆过地摊,开过出租车,一直没有固定工作。但当看到幼时的保姆无依无靠之时,依然接到家中当成母亲赡养,18年年过去了,他们就像真正的一家人。
        主要事迹:李永忠家庭,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北区北雀路,家庭成员5人。
        香港电影《桃姐》讲述了少爷罗杰照顾老家佣桃姐的温情故事。没想到,内地还有一个柳州版“桃姐”——八旬老人董少兰无依无靠之时,被她早年当保姆时抚育过的孩子李永忠接回家,10多年来一直当成母亲赡养。
        董少兰身世凄苦,原是广东顺德人,因为战乱逃到了南宁,却又被人卖到了靖西。之后结识了后来的老伴,但两人一直未有儿女。李永忠生于1969年,9个月大时,因母亲体弱,被带到董少兰家帮忙抚养。董少兰把李永忠当成亲生孩子养育。当时父母将李永忠寄养在董少兰家只是权宜之计,但李永忠的母亲病情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母亲病好了,李永忠已经特别依赖董少兰了。
        “他父母工作忙,放学回家也没人给他做饭,送回去几次他都又跑回来,我也不忍心,这样一带就带到了初中。”董少兰说,李永忠小时候不懂事,总叫她妈,“我就跟他讲,我不是你妈,是伯妈。”后来李永忠长大了,有空也常常来看她,把她当成了一家人。李永忠与妻子何金梅刚谈恋爱时,也常带她去看望老人。“我就觉得奇怪,怎么他有两个妈?”何金梅说,后来才知道两人有这么一层关系,“我家是农村的,在柳州也没什么亲人,就把奶奶当成了亲人。”
        李永忠一家并不富裕,他和妻子过去摆过地摊,开过出租车,现在也没有固定工作。尽管如此,他们却想尽办法让董少兰过得舒心安逸。
        董少兰爱看戏,每次李永忠一家人出门前,都要预先帮她把电视机开好,调到戏曲频道。董少兰的眼睛患了白内障,经济拮据的李永忠夫妇俩却舍得花钱把她送到最好的医院进行治疗。看着李永忠一家为自己忙前忙后,董少兰过意不去,怕拖累了他们,曾独自找到一家养老院打算搬过去住。李永忠得知后劝说董少兰还是跟随自己一起住更为舒心。董少兰也想到自己如果真的搬去养老院,忙碌的李永忠和媳妇怕是难得吃上热饭热菜,趁着自己的身体还不错,还能帮着李家做些家务活。最终,老人打消了搬到养老院的念头。
        李永忠的亲生父母都还健在,已经80多岁了,李永忠一家和父母住得很近,可以经常回去看望。对于儿子、媳妇照顾董少兰的做法,老人给予充分理解和肯定,因为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得到董少兰的帮助,现在孩子回报她是应该的。
        李永忠说,他们原先称呼董少兰为“伯妈”,“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很自然地改口叫她‘妈’了”。如今18年过去了,他们就像真正的一家人。

歌吟寸草

承欢真可报春晖
诗颂凯风

反哺更知怜保姆
留言

登录注册用户名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