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海 男 中共党员 1977年 11月生 (义无反顾)
安徽滁州天长市金集中学青年教师
主要事迹:
2000年7月毕业于黄山高等专科学校,中学一级教师。任教以来,他长期担任班主任,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2002年担任校团总支书记,2013年担任教导副主任。他先后获得了天长市德育工作先进工作者、天长市师德先进个人、天长市优秀班主任、天长市及滁州市公民道德先进个人提名候选人、天长市十佳“师德标兵”和滁州市“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他所担任书记的团总支也先后获得安徽省“红旗团支部”和滁州市先进团支部等荣誉。
5月27日,朱长海同志因抢救跳楼学生而英勇牺牲,用生命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日中午,天长市金集中学初三(1)班一名女生因闹情绪,给班主任朱长海同志留下了大体内容是“我对不起老师,对不起父母,我不读书了”的纸条,离家出走。朱长海同志发现后,心急如焚,随即通知了该女生的父母,让其父母共同寻找孩子下落。同时,立即着手询问班上同学,到附近可能去的地方寻找,仍没有结果。当天下午2时左右,朱
长海同志又陪着该女生父母专程到天长市区寻找,并到天长市长途汽车站调取监控,仍然没有消息。
朱长海同志又反复查找这位同学可能去的地方,当晚22时30分,终于在一名同学家中找到该女生。朱长海同志耐心细致地做其思想工作,劝说其安心回家。当时该女生情绪激动,意欲跳楼。千钧一发之际,朱长海同志迅速冲向窗口,想拉住该女生,不料由于该女生身体重心前倾,连带朱长海同志一起从8米高的三层楼上坠下。在快速下坠的生死关
头,朱长海同志用自己的身体为学生做“肉垫”。最终,学生仅受轻伤,朱长海同志却身受重伤,虽经全力抢救,仍英勇牺牲,年仅36岁。噩耗传来,金集镇师生痛哭流涕,熟悉他的乡亲们惋惜不己,都说我们失去了一个好同事、好老师!
英雄长逝去 爱心满校园
“我是一名普通党员,一名普通教师,我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我只是在做我想做的和我该做的……”这就是金集初中朱长海老师为人为师之道 。
“人民教师,首先讲师德、树师风、铸师魂,这是教好书,育好人的首要前提。如何做到这一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确实,对待学生,我们要有一份爱心,多一份责任心!”这是朱长海老师常说的话,他正是用“爱心”,把班主任工作做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工作14年来,他年年担任班主任,他善于思考,创新工作,所带班级成绩优异,在各类活动开展和评比中多次受到学校、市局的表彰。
在金集初中师生眼里,朱长海老师是最不知疲倦的一个人。他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了学生身上,完全忘记了自己。14年来,他因工作拖延自己的婚期,因工作曾错过治疗胆结石的最好时期,因工作胰腺炎发作累倒在办公室,因工作常常抽出自己微薄的工资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
他创新师生零距离谈心活动。无论在教室、操场、办公室、马路、家里,只要有机会,就和学生聊天,谈理想、谈生活、谈家庭,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想法。他还利用休息时间和他们一起活动,陪他们在餐厅就餐,慢慢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亦师亦友的工作学习关系给他的班主任工作增添了新的色彩。
“你幸福,我快乐”,他认为助人为乐就是能够从物质上、精神上来关心一切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并在帮助人的过程中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得到快乐。
年轻的他多才多艺,热情大方。“朱老师来帮我一下”,“朱老师帮我打篇文章”,“朱老师帮我制作一下课件”,每次他都是笑着一一回应,并加班加点地尽快帮别人把事情办好。他说,他看到别人的眉头舒展了,是他最大的快乐。哪里需要他,他就会出现在哪里!
有一种爱,从有限到无限经过无数的心手相牵而继续延伸,有一种人,将这种爱扩大到无限,无时无刻不让人觉得温暖。朱长海老师他就是这群人中的一个,他乐于为他人排忧解难,共享悲喜,善于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鼓励他人,去温暖他人,善于用老师独特的情怀感染别人,影响别人。
做工作,别玩嘴巴,要真正用心去做!
在朱老师的个人微博里,有这样一句话,做工作,别玩嘴巴,要真正用心去做!作为学校最年轻的领导班子成员,从2001年参与学校团总支工作,到2002年担任学校团总支书记,一直以来,他坚持“利用现有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原则,本着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使学校团总支的工作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成为学校常规管理
的主要部门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
2000年下半年,利用当时学校非常简陋的一套老扩音器开通了“校园之声”广播站,并很快成为学校主要的德育教育窗口;同年,在泥土篮球场上组建了金集中学第一支学生篮球队——“雏鹰”篮球队;2001年10月,组织了学校历史上第一次学生军训,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2003-2005年作为班主任参加学校第一个寄宿制教学试验课题;针对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多的现象,在2007年开通“心灵之约”信箱,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书信像雪片般飘到团总支办公室,一封封关爱的“信鸽”从团总支办公室飞到学生的手中。桂花芬
芳,香飘四方,聆听琅琅读书声,看着灿烂笑容,校园里,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2006年2月,经过精心组织策划,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爱环助学”活动正式启动了!《关于开展“爱环助学”活动的倡议书》赫然贴在了学校的橱窗里,以“亮化校园,奉献爱心”为主题的“爱环助学”活动就这样蓬蓬勃勃开展起来了。“爱环助学”这一创意缘于“伸伸手弯弯腰”这一耳熟能详的歌词,他深入思考并作了美好的构思。让全校师生行动起来“伸手弯腰”捡起废弃物,集中兑换,筹得善款,再用这些资金去帮助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这既增强了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又培育了学生的爱心。没有比行动更美好的语言。从那时起,他带领一班年青人就把“爱环助学”活动当成了团总支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组建了16人的“爱环助学小组”,建立“爱环助学账目”和“爱环助学奖学金”。很快,每个教室的角落多了印有“爱环”、“助学”的爱环助学专用垃圾袋,每周四中午,各班“爱环助学天使”准时将所收集的废旧物品送到“爱环助学”办公室……收缴、登记、集中、分拣、装运、兑换等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爱环助学”活动正式运转起来。而这一切他总是亲历亲为,带领着大家把“爱环助学”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如今“伸伸手弯弯腰”、“亮化校园,奉献爱心”的活动宗旨已深入人心,全体师生积极主动地传递着这项爱心活动。八年如一日,共收集有价值的废旧物品30000余斤,筹集“爱环助学”资金近两万元,发放15次计16000元,受助学生225人次。现在,“爱环助学”已成为每一位师生的自觉行动,是金集中学的公益活动,“爱环助学”成为校园最动人的一景。金集镇政府网站、天长市共青团网站、天长市电视台、《今日天长》、《枫林》杂志、滁州市共青团网站、《滁州日报》、安徽省共青团网站等媒体都作过报道。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教师教学技能不断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自从走上讲台以来,他一直非常重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素质,平时向书本学习,向老教师学习,向媒体学习。坚持订阅《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教育》杂志和《中学生时事政治报》,并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写了心得体会。每周坚持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倡导校本教
研,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勤奋的钻研,他在课堂教学上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领会课程改革的内涵。刚参加工作的第一学期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评优,就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后来多次在教研中心组织的教研活动中所上的交流课、展示课都得到了领导和同仁的好评。2003年参加安徽省政治课评优,从选拔赛到决赛,一路过关斩将,用最简陋和原始的教具,征服了挑剔的评委,最后荣获得省二等奖。2010年在教研中心、天长市等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优中都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
担任教导工作以来,他更是专注于教学教研,更多地服务于老师。教研工作的规划,教研活动的开展,继续教育的研习,青年教师的培养,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思考和实践,他还决心用三年时间带出一支过硬的教研团队。
对不起,爸爸妈妈!是儿子不孝!
参加工作以来,朱老师感觉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当初因为母亲身体不好,哥哥姐姐离家远,他选择了回家乡任教,本以为可以好好照顾父母,事实却是父母在照顾他。虽然学校离家不到五公里,可他回家的次数还不及上高中回家是次数,原因大家都知道,因为朱老师离不开他的学生们。
2000年参加工作那年,朱长海的父亲患了急性脑血栓,当时他吃住全和学生在一起,白天的时间几乎全花在学生身上。每天晚上等住宿学生入睡后才赶到医院陪陪父亲。2001年9月份,他接手一个刚刚重组的初三毕业班。第一次正式做班主任,就是毕业班,领导的信任,学生、家长的期待让他非常感动,他暗下决心,一定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和期
望。那年10月份母亲查出患了肺结核,当时学生正在军训,身为人子,不能床头尽孝,他心如刀绞。学生阅兵结束后,朱老师却由于过度劳累晕倒,昏迷了八九个小时。母亲知道后,拖着病体来看儿子。看着母亲憔悴的面容,朱长海禁不住泪流满面!在场者,无不为之动容。
2002年下半年,朱长海被查出患了胆结石,发作时疼得死去活来,医生建议他尽快手术。但当时他刚刚担任一个初一的班主任,那是一个重点班,社会各界、全校师生都在注视着。朱老师一直坚持保守治疗,想等到放假时再说。有一次,半夜发作,同事急忙为他拨打了“120”,朱老师到医院简单处理,缓解了疼痛,他瞒着医生,偷偷跑回了学校
。最后一次医生强制要求手术,出院不到一星期,他就回到了学校,把点滴瓶挂在教室的门框上,一边输液一边上课。
2007年5月18号半夜,朱长海急性胰腺炎发作,当时他正在学生公寓值夜。为了不惊动学生,他硬坚持撑到了早上,送到市医院急救,第二天转院到南京军区总院治疗。5月31日出院,医生一再嘱咐要静养至少六个月,但他7月6号就参加了2008届初三毕业班的假期辅导工作。有好心人劝朱老师要注意身体,为工作拖垮身体,值吗?也有人说他想出风头……但朱老师总说,我只是觉得我离不开我的学生!
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朱老师是平凡的。他却总是说:我还年轻,我还有更高的目标,还有更大的追求。我会继续用心灵呵护我的事业,让行动证明我对事业的忠诚!
托坠如虹 ,长留浩气塞天地 |
爱生若子 ,不愧人民好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