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之星
通渭县常河职业中学

甘肃通渭县常河职业中学勤俭节约办食堂


物力惟艰汗水真,盘中粒米土兼尘。

三餐不忘农民苦,学子争当节俭人。

        通渭县是甘肃中部的农业大县,也是全国闻名的“书画艺术之乡”。常河职业中学地处该县西南部,是一所农村职业中学,现有22个教学班,学生1083人,教师93人。食堂现就餐人数420人。学校始终把勤俭节约教育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促进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深入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大力落实节约办食堂举措,在师生思想中牢固树立节俭节约意识,使全校形成弘扬美德、勤俭自强、励志上进的育人导向和良好氛围。
        一、长期开展宣传教育,将勤俭节约意识扎根学生头脑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学生要重点培养的基本美德。学校通过张贴标语、图片,并利用班会、集会、晨会和校园广播站多种途径和方法,广泛宣传勤俭节约,使整个校园形成浓厚的节俭氛围。学校通过“每周一星”的评选和推介,创建“勤俭自强美德少年榜”,大力宣传勤俭节约的优秀典型。学校把节约意识的养成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每学期都要组织以“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评选活动和竞赛活动,通过大家讲、共同写,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作为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势在必行的重要举措,从小养成爱惜粮食、节约资源的意识。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等途径,广泛宣传节俭知识、节俭措施,形成家校联合行动、共同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节俭美德的宣传教育模式。
        三、强化节约办食堂举措,使节俭行动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细节
        1、建立学生互相监督、学生会节俭员监督、值周教师义务监督体系,形成“三环式”监督机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不文明行为和用餐浪费现象,及时通过曝光台曝光。
        2、学校联合社会成员、家长、学校成员、学生组成常河职中膳食委员会,对食堂从食材采购、加工、发放、用餐等各环节进行监督,杜绝浪费。
        3、学校对从业人员培训,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节俭意识,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和男女差异进行份量调济,使食量大的学生吃饱饭,食量小的学生不剩饭,大大减少了泔水垃圾的数量。
        4、对食堂垃圾和早餐垃圾由专人进行收集并作分类处理。职业班学生开展以“变废为宝”为主题的手工制作比赛。
        5、学校加强食堂管理,严把每个关口,减少流通环节的浪费,建立由校长、副校长、总务主任(定期轮换)和采购员组成采购小组,每周先由炊事员根据所需列出清单,经食堂领导小组审核后再由采购小组每周一凌晨4点出发,到临近的甘谷县蔬菜批发市场进行采购,确保原料新鲜、安全、低价,这大大降低了成本,为提升饭菜质量奠定了基础。
        6、学校领导小组经常通过调查问卷、座谈讨论的形式,征求学生对饭菜质量的意见,根据学生口味制定科学合理的食谱,尽量使饭菜形式多样化、可口化,争取学生不留剩饭,能够做到“光盘”的要求。
        7、学校食堂实现了最大限度的节约,避免了浪费,为提升学生饭菜质量提供了保证。切实解决了食堂初办时饭菜质量较差、浪费较大的问题,食堂剩饭由40公斤左右减少到25公斤左右再到2公斤左右,仅此一项食堂每年减少浪费2万余元。食堂餐厨废弃物由一天150公斤左右减少到50公斤左右。曝光台人数由每天10人以上到现在基本上无人上曝光台。
        8、通过科学预算、严格管理、规范采购使饭菜成本比刚开始办食堂成本降低8.5%左右。垃圾利用率从原来的零到现在的2%左右,使学校食堂饭菜降低了成本,提升了质量,达到了师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2013年11月,学校食堂被定西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定西市教育局评为“示范学校食堂”。
        四、规范学生行为,努力养成艰苦朴素习惯
        结合通渭县教育系统开展的“文明礼仪习惯”、“学习习惯”、“健体习惯”、“勤俭朴素习惯”、“卫生习惯”、“安全习惯”六大习惯养成教育,在学生中开展自觉节粮、节水、节电、践行光盘行动、爱护书本、节约每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不追求奢华、不向父母提过高的物质要求、不攀比、不浪费,爱护和珍惜劳动成果等活动,使勤俭节约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勤俭成为校园风尚、成为师生习惯、成为师生重要的品格特征。

留言板

登录注册用户名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

节物节能

当代少年传美德
惜衣惜食

光盘行动树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