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
张敬艳

鹧鸪天•赞菏泽牡丹区检察长张敬艳

泽润仙荷百里香,安民华剑挂高堂。人间泪泻伤心事,告与天枰细品量。

添福祉,送吉祥,牡丹花艳伴朝阳。愿将热血抛尘土,换取千家万众康。

“路,是我们自己走出来的,只要对百姓有利,就要大胆去尝试”。作为山东省党代表、省人大代表、菏泽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兼牡丹区检察院院检察长,张敬艳以扎实的业绩先后51次立功受奖,其中2次荣立个人一等功,8次荣立个人二等功,并获得“山东省十大新闻人物”“感动齐鲁十大政法人物”“山东省十佳职业道德标兵”“山东省杰出青年卫士”“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先进个人”“中国优秀青年卫士”“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被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检察院、市委宣传部等确定为“重大典型”。
         “让每一起案件都成为公平正义的载体”
         “不冤枉好人、不放纵犯罪”,张敬艳先后直接或领导办理了14500多起案件,让每一起案件都成为公平正义的载体。
         某乡镇副书记马某,招商引资时向投资商索贿。立案后,面对办案人员的讯问,马某一言不发,摆出了一幅看能把我怎么样的傲慢态度,他以为,没有口供,检察院就不能定他的罪。在案件调查进入关键阶段,马某的家人又唆使投资商到检察院翻证,案件陷入僵局。有人找到张敬艳,劝他“得饶人处且饶人,别较劲了。”见他不理不睬,就在社会上散布谣言,说检察院抓错了人、办错了案。张敬艳不信这个邪,带领干警大海捞针,不放过蛛丝马迹,形成了严密的证据链,最终,法院以“零口供”从重判处马某有期徒刑8年。
         “一个嫌疑人判几年不是执法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在于教育挽救,挽救了一个人,也就挽救了一个家庭。”这是张敬艳对公正执法的深层次理解。
         犯罪嫌疑人刘某,犯罪数额并不大,但他怕交待了问题反而会被重判,认罪态度不好。如果仅按程序,提起公诉、依法判处,即可结案。但张敬艳觉得:对于一些不知法、不懂法的犯罪嫌疑人,还是要感化教育。他亲自到看守所给刘某讲法律讲政策,但刘某就是不听。几天后,张敬艳突然想起刘某曾说过女儿4个月后要参加高考,“如果高考前能见到父亲,对孩子来说,该是多大的安慰啊!”张敬艳再次跑到看守所,情真意切,刘某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哽咽着说“我现在才明白,您真的是为我着想啊!”如实地交待了自己的问题。高考结束后,刘某跑到办公室高兴地告诉张敬艳,孩子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
         “只要我能做到的,就不能让老百姓受委屈”
         张敬艳常讲:“不能把老百姓当外人,要把群众的事当事。”不管是群众打一个电话,还是发一条短信,或者送来一张纸条来反映问题和表达诉求,张敬艳总是一一放在心上,一时难以处理的,他都记在手机里,化解一个,把记录从手机里删掉一个。 倔强的农民陈某,找张敬艳反映问题。白天工作忙,张敬艳就晚上约他谈,连续十一个晚上,都谈到零点以后。到了第12天,张敬艳按时在办公室等他,而他却没有来,电话中陈某告诉张敬艳:“张检,我说不过你,熬夜也熬不过你,我得歇歇!”几天后的一天凌晨,陈某突然发来短信:“张检,我的案子处理不好,我不想活了。”张敬艳急忙拨通电话,约他见面。深更半夜去见一个要走极端的人,妻子很是担心,没有做解释,他披上衣服,穿着拖鞋,心急火燎地赶往约定的地点。大半夜的,寂静清冷的大街上,空荡荡的就他和陈某两个人,一直谈到凌晨四点多,陈某的情绪才慢慢稳定下来,答应不再有轻生的念头。分手后,望着陈某远去的背影,那一刻,让张敬艳享受到了“群众心安我才安心”的幸福。转身往家走时,才发现妻子在旁边一直默默地陪着他。
         张敬艳提出了“有理推定”的接访理念,在听取群众表达诉求时,首先相信群众是有理的,因为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耐心和诚心来听取群众的意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化解群众心中的积怨。”
         “带好队伍,才是一个称职的检察长”
         牡丹区检察院是一个老先进,在张敬艳担任检察长的9年里,全院15个部门均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其中8个部门受到国家级表彰;2次被省院记集体一等功。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和“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被高检院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
         他把队伍建设当做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来抓,把“出于公心、办事公道、待人公正”做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赢得了干警的信任,在民主测评中,班子和班子成员的满意率多次达到100%。
         用心创新工作是张敬艳的一大特点,在全国检察机关率先成立了“农民工检察维权服务中心”、“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家属及被害人救助中心”,最早推行了刑事救助制度。创新的“侦防一体化”运行机制,受到了曹建明检察长的批示肯定;《诉前敦促犯罪嫌疑人认罪悔过书》、《诉前对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告慰书》、《对被不起诉人教育训诫书》“公诉三书”制度等70多项工作机制,被省级以上领导机关转发推广。
         如何提升执法公信力,是张敬艳经常思考的问题。他紧紧抓住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这一发展机遇,让检察室的干警争当“乡村检察官”。创新了走访群众“不拿杯子、不擦凳子、不说空话”的“三不”工作法,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张敬艳摸索出了一套基层院建设的成熟经验,先后30多次在国家检察官学院、省检察官学院授课,在中政委机关、高检院机关、省委组织部等上级领导机关50多次做事迹报告。
         “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工作就有使不完的劲”
         接触过张敬艳的人,无不为他的爱岗敬业和奉献精神而感动。在他的生活轨迹里,从白天到黑夜,忙的几乎都是工作,就连春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也很少见他休息。
         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张敬艳把心全部用在了工作上,对家里的事就无暇顾及,而家里人对他又是那么地支持和理解。
         2014年9月17日,张敬艳在日记里写道“这是我终身难忘的一天”。原来,他70多岁的老父亲因颈椎长期压迫神经,面临着瘫痪的危险,这给从来没有进过手术室的老父亲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去北京动手术前,父亲一再嘱咐儿子“再忙,我做手术那天你也要赶到北京”,张敬艳答应了父亲。可偏偏就在父亲动手术的前一天,上级院交办给牡丹区院一起重大案件,做为案件的总指挥,责任让他留了下来。第二天中午,一天一夜一直没有合眼的张敬艳,接到母亲发来的短信,得知父亲手术成功,心情难以平静。几天后他赶到北京,父亲抓住他的手说:“敬艳,别人的手术动了一个多小时,我的手术动了四个多小时,我当时一直在想,万一我下不了手术台,就见不到你了。”父亲没有流露出一点责怪他的意思,张敬艳站在父亲面前泪流满面。
         长期超负荷工作,身边的人都觉得他太累了,可他心里觉得很充实,他说:“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工作就有使不完的劲。”

留言

登录注册用户名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

循推理法
,一院滋春沐艳阳
写敬民篇
,三书寄意崇高范